第三屆嘉庚論壇: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傳承弘揚嘉庚精神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萬立駿,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副理事長汪克強,中國銀行投資銀行部總經理、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理事邊濟東,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江爾雄,廈門大學校長張宗益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中國科學院學部局局長、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理事兼秘書長王篤金主持大會開幕式。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副理事長汪克強
把我國建設成為科技強國,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孜孜以求的夢想,也是陳嘉庚先生等前輩先人的畢生追求。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副理事長汪克強在發言中表示:“廈門是陳嘉庚先生的家鄉,我們在廈門大學這所由陳嘉庚先生出資建設的美麗校園里舉辦第3次‘嘉庚論壇’,具有重要意義。”
2003年,在國務院直接關懷下,中國科學院和中國銀行攜手成立了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宗旨是獎勵在中國做出重大原創科技成果的我國優秀科學家,以促進中國科學技術事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實現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以陳嘉庚先生的名字命名科學獎勵,初衷正是要繼承和弘揚“忠公、誠毅、勤儉、創新”嘉庚精神,加快建設科技強國。2010年,基金會增設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獎勵在中國獨立做出重要原創性科學技術成果的年齡在40周歲以下青年科技人才。
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堅持原創引領,依托中國科學院學部分別設立數理科學獎、化學科學獎、生命科學獎、地球科學獎、信息技術科學獎和技術科學獎。截至2024年,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已經評選出40余項優秀成果和近100位杰出科學家。葉篤正、鄭哲敏、張存浩、趙忠賢、吳良鏞、薛其坤等科學家在獲得陳嘉庚科學獎后,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一些青年科學家在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后,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嘉獎原創引領賡續科學精神”的陳嘉庚科學獎正在努力成為中國科技界的一面旗幟。
中國銀行投資銀行部總經理、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理事邊濟東發言
現場,中國銀行投資銀行部總經理、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理事邊濟東在發言中表示,作為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的理事,非常榮幸能夠受邀在美麗的廈門大學參加第三屆“嘉庚論壇”。二十多年前,中國銀行與中國科學院攜手設立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秉承發揚嘉庚先生愛國興學、服務于民的崇高精神,鼓勵原始創新和基礎研究。二十多年來陳嘉庚科學獎激勵了越來越多的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創新,見證了我國科學技術事業的快速發展。
本屆論壇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邊濟東就如何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分享如下幾點感受和體會:
第一,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唯有科技創新才能從根本上推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多年來,我國深入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不斷深化,基礎前沿研究實現新突破,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未來產業前瞻布局,為建成科技強國打下了堅實基礎。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以科技創新引領的經濟發展時期,唯有牢牢把握關鍵核心技術,不斷推進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實現產業鏈再造、價值鏈提升,搶占科技競爭和經濟發展的制高點,才能從根本上推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第二,新質生產力的顯著特點是創新,人才是科技創新的源動力,高校和科研院所是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樞紐。新質生產力的顯著特點是創新。長期以來,中國銀行聚焦中國科學院、高校、國家實驗室等重點客群,努力服務各類科技創新主體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中國銀行期待能通過綜合化、多元化的金融服務,促進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
第三,金融與科技的雙向賦能推進科技金融不斷發展,已經迎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科技金融貴在“新”,必須堅持金融供給側改革,通過新模式、新機制、新產品,促進金融創新與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同頻共振。科技金融難在“早”,要通過差異化信貸政策、綜合性金融、場景式服務,早參與、早服務、早培育,促進技術產業化規模化運用。科技金融成在“長”,要如同科技創新工作本身一樣持續發力、久久為功,提供與科技創新鏈條適配的金融服務,建立創新成果持續轉化的長效機制。
廈門大學校長張宗益發言
現場,廈門大學校長張宗益表示,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高校作為暢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的關鍵匯聚點,理應充分發揮基礎研究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加強基礎前沿探索和關鍵技術突破,推動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努力搶占科技創新制高點,為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提供基礎性戰略性支撐。
為弘揚嘉庚先生鼓勵原創性科學突破與深耕基礎研究的理念,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創辦了“嘉庚論壇”這一高端學術盛會,它不僅代表著科技與智慧的巔峰對話,更是科技界、產業界與金融界精英們思想碰撞與交融的璀璨舞臺。今年,廈門大學有幸再度攜手基金會,共同開啟嘉庚論壇的嶄新篇章。
張宗益進一步表示,百余年來,廈門大學秉持嘉庚先生立校志向,發揮“僑、臺、特、海”區位優勢和學科特色,構建“頂天立地”服務格局,為國家戰略需求和地方經濟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和人才保障,在支撐新質生產力發展上彰顯“國家隊”擔當。
中國銀行研究院院長陳衛東
在中國銀行研究院院長陳衛東看來,新質生產力在傳統商業的轉型升級,新型產業的培育和未來產業的培育和壯大方面,對我們國家提高在產業的重要競爭力,推動未來整個中國經濟的結構轉型至關重要。嘉庚先生是愛國華僑的典范。他在國家極其危難的時候,在華僑華人中,支持國內抗戰。在新中國成立后,又積極投身中國教育和事業的發展,其實這些愛國的精神,重視教育的精神,對我們現在社會發展,社會進步是極為重要的支持,
“作為銀行機構,中國銀行一直在努力根據國家的戰略調整,國家政策的需要,支持國家重點產業,重點戰略領域,加大對這些領域的投資,不斷改善我們的服務產品體系,為了做好5篇大文章,這些年把科技金融作為做好5篇大文章之首,銀行從整個管理體系,管理制度不斷進行改進。另外在產品體系方面也不斷進行完善,針對知識產權的企業,針對高新科學技術企業的現金流狀況,經營發展狀況設計有針對性的產品。”陳衛東說。
科技賦能經濟:機遇與挑戰并存分論壇
當日下午的兩場分論壇上,與會人員圍繞“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和“科技賦能經濟:機遇與挑戰并存”兩個議題展開深入討論。中國科學院院士鄭蘭蓀、中國科學院研究員郭傳杰、清華大學行健書院副院長徐蘆平、中國科學院院士田永君、中國科學院院士趙東元、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南峰分別就各自領域的前沿話題發表了專題報告,分享了獨到的見解與研究成果。來自廈門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中國銀行研究院等數十位院士嘉賓、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參與高峰對話,以學術交流和跨領域對話的形式,研討了如何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培育新質生產力,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探索金融、教育等關鍵要素對于促進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的創新價值。
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分論壇
據了解,陳嘉庚科學獎的前身是陳嘉庚獎。陳嘉庚獎設立于1988年,是以對我國科教事業發展作出杰出貢獻的愛國僑領陳嘉庚先生的名字命名的科技獎勵,由陳嘉庚先生的親屬提出設立,由中國科學院負責該獎的組織及評審工作。
1988年至2001年間,陳嘉庚獎共組織了8次評獎工作,數十位我國優秀的科學家獲此殊榮。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吳文俊、王選、黃昆、劉東生、吳孟超、葉篤正、李振聲、鄭哲敏、張存浩和趙忠賢都曾先后獲得過陳嘉庚獎。
2003年2月,在國務院有關領導的親切關懷下,在財政部、中國科學院和中國銀行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經國務院同意,民政部批準,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正式注冊成立。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是獨立的基金會法人,業務主管單位是中國科學院。其宗旨是:獎勵取得杰出科技成果的我國優秀科學家,促進中國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助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基金會成立之初設立陳嘉庚科學獎,2010年設立陳嘉庚青年科學獎。陳嘉庚科學獎獎勵近期在中國做出的重大原創性科學技術成果。目前共設六個獎項:數理科學獎(包括數學、物理學、力學、天文學)、化學科學獎、生命科學獎(包括生物學、醫學、農學)、地球科學獎、信息技術科學獎和技術科學獎,每兩年評選一次,每個獎項每次評選一項,項目主要完成人一般為一人,最多不超過三人。陳嘉庚科學獎每個獎項獎金100萬元人民幣,同時頒發金質獎章和證書。如無符合標準的項目,可以空缺。
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獎勵在中國獨立做出重要原創性科學技術成果的青年科技人才(年齡在40周歲以下),所設獎項同陳嘉庚科學獎,與陳嘉庚科學獎同步推薦、評審和頒獎。每個獎項每次評選二人,獎金為20萬元人民幣,同時頒發銀質獎章和證書。如無符合標準的獲獎人,可以空缺。
加強科學技術原始創新是我國幾代科學家的心愿,基金會根據國家科技事業的發展以及國家獎勵制度的改革情況,以獎勵重要原創性成果為目標,努力使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在提升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倡導治學嚴謹的優良學風,激發科學家科技創新積極性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更大貢獻。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第三屆嘉庚論壇: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2024-10-22
- 長株潭三市簽署系列合作協議 著力推進文化2024-10-22
- 平安產險浙江分公司以黨建為引領 推動“公2024-10-22
- 廣西玉岑鐵路最大跨度連續梁成功合龍2024-10-22
- 天津貨運航空開通“鄭州=太原=阿拉木圖”航2024-10-22
- 大宗商品進口成廣東與非洲雙邊貿易新亮點2024-10-22
- 前三季度深圳電動汽車出口同比增長67%2024-10-22
- 今年來泉州肖厝口岸黃大豆進口大幅度增長2024-10-22
- 廣湛鐵路佛山市南海區段路基試驗段填筑完成2024-10-22
- 教育公益30載 中國平安攜手青基會走進湖南2024-10-22
- 匯豐廖宜建:人民幣全球使用仍有很大增長空2024-10-22
- 中歐班列“東通道”系列改造重大進展:打通2024-10-22
- 京津冀三地市場監管部門聯合發布“雙十一”2024-10-22
- 浙江二手車出口火熱:深入共建“一帶一路”2024-10-22
- 前三季度廣東外貿進出口6.75萬億元 同比增2024-10-22
- 2024年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11月18至20日在2024-10-22
- 央行開展互換便利首次操作 金額500億元2024-10-22
- 電力護航新疆小沙棘種出大產業2024-10-22
- 北京大幅壓縮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辦理時限 助2024-10-22
- 三星Galaxy Z Fold6:輕薄美學,重塑折疊2024-10-22
- 中國造配備全球最大B型LNG燃料艙的集裝箱船2024-10-22
- 建行“投資流”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入選金融街2024-10-22
- “綠色與碳中和城市項目”2024年年會在武漢2024-10-22
- 2024健康人居設計藝術節特邀VIP嘉賓 | 東2024-10-22
- 天水長濟醫院正規嗎怎么樣?專業與品質共筑2024-10-22
- 意大利Rigo單簧管-蘭州舉辦單簧管產品分享2024-10-22
- 謝長安獲《財富》亞太及中國最具影響力商界2024-10-22
- 2024《和平精英》年度潮流大秀于成都圓滿落2024-10-22
- 浦諾菲蘇州新產線投產慶典及零售渠道戰略峰2024-10-22
- 前三季度北京數字經濟增加值同比增長7.6%2024-10-22
精彩推薦
- 小黃象攜手中國國家U18冰球隊,以熱愛書...
- 北京花卉交易中心豐富市民“花樣”生活
- 南漳柑橘“致富經”:高山盆地“金果”...
- 市場監管總局:推動平臺企業和平臺內商...
- 遇見非遺丨把沉睡的泥土鐫刻進生活
- “江南蔬菜之鄉”江西樂平3000余畝水芹...
- 襄陽牛肉面:“熱辣滾燙”顯“俠義”
- 【百萬莊小課堂】今天你emo了嗎?職場青...
- 中國試點開放信用監管數據 便利境外來...
- 深圳年度最大規模畢業生雙選會提供崗位3...
- 廣西桂林滿城桂花飄香
- 江南造船中東代表處揭牌 續簽兩艘液氨...
- 首屆全國小戲小品展演將于十月中旬在長...
- 阿爾卡拉斯止步上海網球大師賽男單八強
- 健全糧食和食物節約長效機制(話說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