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達制造單季預盈9億勁增3.7倍 行業高景氣助推鋰鹽企業盈利能力大漲
消息
●記者 張璐
上游產能供給緊缺疊加下游需求強力拉動,鋰鹽生產企業賺了個盆滿缽滿。
4月6日,科達制造(600499)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科達制造”,600499.SH))預計2022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9億元,同比增長約371.91%,扣非后凈利潤為8.71億元,同比增幅約388.22%。繼去年斬獲史上最佳業績后,科達制造續創新高。
記者注意到,科達制造本期凈利潤已接近去年全年。數據顯示,公司2021年凈利潤為10.06億元。
從行業來看,除科達制造外,雅化集團(002497)、西藏礦業(000762)預計一季度分別實現超4倍、10倍的高增長,天齊鋰業(002466)也在1-2月經營數據中透露了主要產品量價齊升的信息。
據了解,科達制造的業務主要分布在建材機械、非洲建材、鋰電材料等領域。2021年年報數據顯示,公司在建材機械中,壓機、拋光機、窯爐產品產銷量同比均分別增加超過80%、66%、30%,陶機業務各經營單位滿負荷生產。
此外,科達制造間接持有藍科鋰業43.58%股權,成為其第二大股東。藍科鋰業主營碳酸鋰產品,是我國鹵水提鋰領域的領軍企業。
業內認為,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儲能需求支撐碳酸鋰產品市場價格快速上漲,參股子公司藍科鋰業新增產能的釋放,科達制造的業績有望維持高增長。
單季凈利潤為去年全年9成
根據業績預告,科達制造一季度凈利將達9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約7.09億元左右,同比增長約371.91%;扣非后凈利潤為8.71億元,同比增幅約388.22%。
事實上,2021年科達制造業績表現就很不錯,公司營業收入增長34.24%達97.97億元,距離成為“百億企業”僅一步之遙。2022年,科達制造的營收目標是120億元。
記者注意到,2021年科達制造歸母凈利潤增長近3倍,增幅為284%,達到10.06億元;扣非凈利潤增長94倍,增幅為9405.34%,達到9.52億元。利潤的大幅增長與此前一年的基數較低有關。2020年,科達制造調整后的歸母凈利潤為2.62億元,調整后的扣非凈利潤為1001.7萬元。
也就是說,科達制造在今年一季度就完成了去年業績的9成。對于業績增長的原因,科達制造歸結為兩個方面:一是建材機械業務市場拓展順暢,非洲建筑陶瓷產量同比有所提升;二是碳酸鋰市場價格上漲,參股公司青海鹽湖藍科鋰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藍科鋰業”)凈利潤同比大幅上漲,由此帶來投資收益增長。
據了解,建材機械裝備是科達制造營收的主要抓手,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57.64億元,同比增長57.17%,主要原因是受下游市場需求影響,陶機業務各經營單位滿負荷生產,產品銷售收入大幅增長。
在海外,科達制造產品同樣受到歡迎,2021年科達制造的壓機、拋光機、窯爐產品產銷量同比均分別增加超過80%、66%、30%,陶機業務各經營單位滿負荷生產,海外陶機業務接單和發貨超上年同期,印度、非洲、土耳其等市場業績較上年同期保持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科達制造的非洲本土化業務迎來較大的發展機遇,2021年在非洲建材業務營業收入達23.45億元,同比增長31.05%;凈利潤達8.19億元,同比增長100.21%。
藍科鋰業量價齊升迎來收獲期
在鋰電材料業務方面,2017年,科達制造整合藍科鋰業少數股權,間接持有藍科鋰業43.58%股權,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2020年12月,科達制造與藍科鋰業控股股東*ST鹽湖對藍科鋰業同比例增資合計6.2億元,以支持藍科鋰業2萬噸/年電池級碳酸鋰項目的建設。
資料顯示,藍科鋰業地處青海察爾汗鹽湖,鹽湖總面積5856km2,各類資源儲量達600多億噸。其中氯化鉀5.4億噸、氯化鋰1204萬噸均居全國首位,潛在經濟價值數十萬億元。
科達制造表示,目前藍科鋰業的吸附提鋰工藝已得到了充分驗證,經填平補齊后一期產量已超過原設計水平,2020年生產碳酸鋰達1.36萬噸,且近三年均處于滿產滿銷狀態;同時其擴建項目已于2021年4月正式試車釋放部分產能,項目投產后實際產能將超3萬噸/年。
目前,藍科鋰業二期擴產項目已完成主要建設,2021年產銷量分別達2.27萬噸、1.92 萬噸。去年以來,碳酸鋰價格從5萬元/噸左右一路飛奔,今年一季度報價一度突破50萬元/噸,目前仍維持在高位,科達制造此前的戰略入股步入收獲期。
2021年,藍科鋰業實現營業收入18.53億元、凈利潤9.14億元。基于此,科達制造確認投資收益4.44億元,占上市公司整體凈利潤的44%。
記者注意到,鋰電上游漲價潮下,類似于科達制造這樣的高增長在業內并不鮮見。
早在今年2月份,雅化集團便發布了業績預增公告,預計一季度盈利水平達9億元-12億元,同比增幅達10.54倍-14.38倍。目前,公司鋰鹽綜合設計產能4.3萬噸,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10萬噸以上。
此外,3月25日,西藏礦業發布業績預告,預計一季度實現凈利潤為1億元-1.5億元,同比增長398.08%-647.12%。
天齊鋰業也與日前發布1—2月經營數據,預計鋰精礦產銷量同比增加39%、56%,鋰精礦營業收入同比增加約366%;鋰化合物及其衍生品營業收入同比增加約492%,并透露主要鋰鹽產品銷售價格迅速增長,產品供不應求。
關鍵詞: 盈利能力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科達制造單季預盈9億勁增3.7倍 行業高景氣2022-04-08
- 悅達投資出資3.5億設新能源合資公司 放棄2022-04-08
- 雪天鹽業一季度凈利預增超148% 坐擁6大生2022-04-08
- 保利發展出清所持合富輝煌全部股權2022-04-08
- 山東實施十大專項行動,全力穩就業保就業2022-04-08
- 北清環能擬以2.6億收購四川健騎士 后者曾2022-04-08
- 北清環能擬以2.6億收購四川健騎士 標的公2022-04-08
- “三年之后又三年”劇情迎后續 株冶集團擬2022-04-08
- 博創科技:公司股票自2022年04月08日開市起2022-04-08
- 滴滴出行與海馬汽車洽商合作制造電動車2022-04-08
- 吉林省:吉林市實現社會面清零目標勝利在望2022-04-08
- 董事長減持可轉債構成短線交易 牧原股份稱2022-04-08
- 中國電池廠首次“乘風出海” 寧德時代德國2022-04-08
- 600萬噸規劃產能太超前 負極材料一體化布2022-04-08
- 江特電機擬耗資20億元 投建鋰礦采選及鋰鹽2022-04-08
- 年內5家*ST公司變更2021年年審機構引監管問2022-04-08
- 安徽出臺46條實措,紓困餐飲旅游等行業2022-04-07
- 景津裝備:韓創的大成睿景靈活配置混合A、2022-04-07
- 杭叉集團:傅鵬博、朱璘的睿遠成長價值混合2022-04-07
- 景順長城基金楊銳文調研宇瞳光學2022-04-07
- 拓展第二增長曲線 安德利2021年實現營收162022-04-07
- 長城軍工2021年凈利潤增長16% 將做強做優2022-04-07
- 多家銀行回應:受疫情影響難還房貸可申請延2022-04-07
- 合富輝煌:保利發展出清所持43.9%股份,4月82022-04-07
- 構建多種交易鑒證場景,高燈科技助力數字經2022-04-07
- 英國將宣布計劃:到2030年海上風力發電能力2022-04-07
- 安潔科技一季度凈利同比預增1567%-2123%2022-04-07
- 騰遠鈷業:一季度凈利同比預增39%-70% 鈷2022-04-07
- 瑞銀:建議均衡布局成長股和周期板塊2022-04-07
- 22家商貿零售公司擬現金分紅合計超65億元 2022-04-07
精彩推薦
- 保利發展出清所持合富輝煌全部股權
- 山東實施十大專項行動,全力穩就業保就業
- 吉林省:吉林市實現社會面清零目標勝利在望
- 安徽出臺46條實措,紓困餐飲旅游等行業
- 多家銀行回應:受疫情影響難還房貸可申請...
- 合富輝煌:保利發展出清所持43.9%股份,4...
- 英國將宣布計劃:到2030年海上風力發電...
- 中國中鐵一季度新增土地儲備26.5萬平,同...
- 華僑城A:董事長段先念因達法定退休年齡離任
- 燕郊購房20%首付新政已被地方金融監管部...
- 正榮地產:1-3月累計合約銷售金額約140.1億元
- 德信中國:已回購本金總額為1599萬美元的...
- 廣州加快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落地
- 貴州兩地調整住房公積金政策,安順首套首...
- 陽光100中國一季度合同銷售額約2.4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