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人工智能成為辟謠新工具 信息篩選高效化
但有一些網友擔心,人工智能畢竟不是人腦,其計算方法不包含人類的價值判斷,使用可能帶來安全風險挑戰;現在大力發展人工智能,將來會不會被其取而代之。對此,專家表示...
2019-04-10 10:53:53 -
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將于今晚9點問世 全球多城將同步發布
在上海,EHT項目和中國科學院將在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發布這一重大成果。參與EHT的中國科學家們也將在現場給大家講述他們參與該項目的心路歷程,揭曉視界望遠鏡未來還會帶...
2019-04-10 10:28:37 -
安徽農業大學在超強彈性體材料領域取得突破 實現農林生物質的高值轉化和利用
該團隊在植物油脂高分子合成的研究中發現了一種新路徑,能夠將蓖麻油轉化為一系列高純度的單體,通過對單體的聚合制備形成模仿蛋白的聚合物分子,進一步精確調節這些聚...
2019-04-10 10:06:12 -
我國首次成功實現地鐵盾構下穿運營中的高鐵隧道
穿越正在運營中的高鐵,既要保證盾構正常推進,又絕對不能對高鐵線路造成擾動,對盾構施工要求極高。京廣高鐵是我國南北交通客運大動脈,一天有280多趟高鐵列車通過,高...
2019-04-09 11:55:26 -
我國核電機組在建規模連續多年保持全球領先 加快實施高溫氣冷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2018年以來,我國共有8臺核電機組相繼建成投產,目前還有11臺核電機組正在建設之中,在建規模連續多年保持全球領先。作為推動三代核電發展的主要國家,我國投入運行和正...
2019-04-09 11:42:56 -
第一代火箭運輸船完成中修改造 航行動力、航行安全性能大幅提升
“為達到火箭運輸的平穩性和安全性要求,兩艘火箭運輸船在建造之初就安裝了減搖減振設備和海上環境保障系統。這次除了對常規設備系統檢修外,對上述特種設備也進行了不...
2019-04-09 11:39:46 -
人工智能非孤立專業 不宜另起爐灶
3日,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王萬森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人工智能本科專業的設立,對我國各級各類院校的高層次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實際...
2019-04-09 11:31:13 -
“校園明星”:攻關校園安防 智能機器人“北郵一號”正式亮相
據了解,它就是byAI智能機器人“北郵一號”,一個擁有敏銳的觀察力,強健的體魄,聰慧的頭腦并志向成為北郵安防界的“校園明星”。
2019-04-09 10:59:22 -
中國大規模全自動高精地圖技術取得突破進展 實現大規模組網
面對復雜的立交橋、沒有GPS信號的超長隧道等,寬凳科技的自動化技術依然可以自動生成路燈、指示牌等基礎設施,甚至是道路上的虛線。有了這樣豐富的道路信息,自動駕駛車...
2019-04-09 10:51:21 -
看AI如何打造自動駕駛“千里眼” AI技術產生知識數據 “一草一木”清晰可見
如今在高精地圖領域入局企業眾多,其中不乏互聯網巨頭,但在這個新興的戰場中,核心技術才是至勝關鍵。高精地圖的核心技術之一就是在自動化處理過程中充分運用了人工智...
2019-04-08 15:51:22 -
大數據推進長三角區域環境聯防聯治 增強長三角氣象服務保障能力
據氣象部門表示,平臺于2018年建成,著眼于大氣污染精準治理、重污染天氣預報預警、大氣環境中長期調控三方面,增強長三角氣象服務保障能力。
2019-04-08 11:08:58 -
中國開發出新型“基因剪刀”載體 實現基因編輯可控
據介紹,研究人員新開發的方法采用了一種名叫“上轉換納米粒子”的非病毒載體。這些被“鎖”在“基因剪刀”CRISPR-Cas9體系上的納米粒子可被細胞大量內吞。由于這些納米...
2019-04-08 10:53:05 -
納米金屬機械穩定性的反常晶粒尺寸效應發現
納米金屬的晶界在機械變形作用下容易發生晶界遷移并伴隨晶粒長大,使得納米材料發生軟化,這種現象在拉伸、壓縮、壓痕等變形條件下均有大量實驗和相關計算模擬結果的報道。
2019-04-04 10:56:21 -
“醫學大腦”有了知識庫 AI輔助診斷準確率九成以上
圖譜數據量大、數據覆蓋面廣、數據質量高是知識圖譜能夠走入臨床的基礎。中文醫療知識圖譜目前基于海量就診數據、幾千萬的醫學文獻和權威臨床指南來構建。
2019-04-04 10:44:09 -
智能家電有了自主高性能芯片 快速推進工業智能化進程
核芯互聯CEO胡康橋表示,璇璣CLE系列MCU是核芯互聯的首推家電芯片系列,未來將在中國的制造業得到廣泛的應用,能快速推進工業智能化進程,并與各個領域的合作伙伴形成不...
2019-04-03 17:09:47 -
別玩概念,實現“霸權”得拼硬實力 評判計算機性能的一種新標準
基于這一理念,IBM指出,為了在10年內實現“量子霸權”,需要每年將量子體積增加至少一倍。同時IBM還宣稱旗下最新推出的IBM Q System One是迄今為止量子體積最大的量子計算機。
2019-04-03 17:06:47 -
首批項目難盈利 發展三代核電值不值 三代核電成本高事出有因
4月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三代核電首批項目試行上網電價的通知(發改價格﹝2019﹞535號),明確三代核電首批項目試行上網電價:廣東臺山一期核電項目試行價格按照每...
2019-04-03 14:44:34 -
核電發展復蘇 重心從傳統核電大國轉向新興經濟體 共同促進清潔能源時代核能的發展
本次會議以“清潔能源時代核能發展、創新與合作”為主題,旨在推動“一帶一路”核能國際合作,共同促進清潔能源時代核能的發展、創新與合作。
2019-04-02 15:33:08 -
人工智能技術發展 無人駕駛有望“自我成長” 推動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
簡單地說,讓軟件定義的虛擬車和物理世界中真實的無人車一起“行駛”,兩者雖然在不同的空間,但產生的數據能夠交互,無人駕駛汽車就可以在虛擬空間和實體空間中同時學...
2019-04-02 15:24:09 -
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機遇吸引全球目光 在混合環境中提供全棧監測
為數眾多的中國創新創業企業,成為巴可拓展中國市場的重要目標客戶群體之一。巴可偉視會議協作產品經理趙猛介紹說,“可立享”近日推出了兩款新產品,其中“CS-100Huddl...
2019-04-01 15:03:44 -
5G+AI會帶來哪些改變?“乘法效應”帶來顛覆創新
遠程診斷、手術往往受限于網絡帶寬和時延,偏遠地區的患者可以通過5G網絡,更便捷地獲得遠方專家的幫助;急救車開往醫院的途中,可以利用5G網絡,將患者手術之前的準備工...
2019-04-01 14:51:19 -
“智慧桿”為5G建設減負 預計5G的網絡投資將達2萬億元
雖然“智慧桿”能為運營商節省多少成本還沒準確測算,但從中國鐵塔提供的數據看,截至2018年年底,中國鐵塔已為行業累計少建鐵塔64萬個,減少重復投資1148億元。
2019-04-01 14:44:07 -
我國啟動高分辨耐輻照硅探測器研制 打破國外壟斷
該項目將打破國外壟斷,首次研發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分辨耐輻照硅探測器”,未來應用于國防特殊輻射測量設備、公共安檢X射線探測等諸多領域。
2019-04-01 14:39:21 -
用人工智能 發現兩顆新系外行星 該研究已被《天文學雜志》接收
近日,據《環球科學》報道,在一項最新研究中,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科學家與谷歌公司合作開發了一種人工智能算法,這種算法可以追尋到被普通方法遺漏的行星。目前...
2019-04-01 14:35:49 -
下一代人工智能在哪里 需要從根源上領跑 加快發展人工智能
在當前新一代人工智能階段,我國高度重視人工智能、加快發展人工智能,逐漸從“追趕”到“跟跑”,在部分領域技術還實現了“領跑”。可是,下一代人工智能的方向在哪里?...
2019-04-01 11: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