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更應重視安全挑戰 引導人機良性合作
人工智能的應用越來越多,衍生出一系列倫理、法律難題。比如,無人駕駛汽車發生交通事故時如何界定責任,醫療外科手術機器人出現意外怎樣處置……
2019-03-25 14:30:04 -
全球超級“WiFi”還遠嗎 首個全球低軌寬帶互聯網星座系統正在建設
“進深山、闖荒島、涉沙漠、出大海沒有網絡信號的日子終于要過去了”“上百顆衛星,打造全球無縫覆蓋的超級‘星鏈’WiFi”……作為我國正在建設的首個全球低軌寬帶互聯...
2019-03-25 14:23:48 -
“華龍一號”示范工程“心臟”開關配齊 實現控制棒驅動機構的全新升級
作為我國自主三代核電站,“華龍一號”對驅動機構提出更長設計壽命、更高抗震等級、更高可靠性等設計指標,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開展了適用于三代核電站的新型驅動機構...
2019-03-25 14:20:27 -
南京人工智能芯片創新研究院:做“普惠AI開拓者” 為各行業賦能,實現萬物智能
因此,他認為AI芯片發展趨勢是從“云端”訓練走向“邊緣端”推理、再到“邊緣端”訓練,最終實現自主進化的趨勢。此外,消費者對身邊事物(端側)智能化的期待越來越高,...
2019-03-25 10:17:16 -
鑄造3D打印,從受制于人到世界領跑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什么是3D打印?“其實就是分層疊加技術,是一個從三維降到二維、再升到三維的過程。”劉軼說,這項技術首先利用切片軟件將實體沿高度方向切成薄層,這個步驟可近似看成,...
2019-03-22 14:09:24 -
為電子“千軍萬馬”開“綠色通道” 突破“一高一低”的制備難題
近年來,砷化鈮作為第一批發現的外爾半金屬被廣泛研究,但以往成果都止步于肉眼可見的高維度體材料,其低維狀態下的物理性質研究遲遲未有涉及。
2019-03-22 14:07:00 -
AI賦生“紙片人”,填補的依然是情感需求 人工智能給粉絲慰藉
很多人認為,這是人工智能介入了藝術創作。但歸根結底,它還是微軟小冰的老本行——情感陪伴,都是“無用之用”。如果你不曾熱烈地愛過某部作品,你或許也理解不了粉絲...
2019-03-22 14:03:02 -
為了讓你用上5G,三大運營商去年做了這些事 立足分配頻段 加快
與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不同,中國移動獲得2 6GHz頻段160MHz及4 9GHz的100MHz。雖然2 6GHz頻譜產業鏈成熟度相對較低,但業內專家認為,該頻段覆蓋范圍廣、資本開支小,...
2019-03-22 11:55:30 -
北京冬奧會將“云上轉播” 以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為基礎
以此次發布會為標志,北京冬奧組委與阿里云正式啟動“云上轉播·生態合作創新行動”,雙方將聯合其他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以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為基礎的新一代大型綜合性體...
2019-03-22 11:52:42 -
高分衛星應用效果也“高分” 讓環境污染無處遁形
高分五號是國內光譜分辨率最高的衛星,也是國際上首次實現對大氣和陸地進行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有了高光譜分辨率這項技能的加持,高分五號在環境監測上更加“...
2019-03-22 11:49:58 -
“人工智能醫生”來了 “醫術”超過年輕醫生
會“看”影像,會“讀”病歷,會“動”手術,會“做”檢查,還會給出臨床診斷建議;“醫術”超過年輕醫生,一些領域能與資深醫生比肩。它,就是“人工智能醫生”。
2019-03-22 11:46:38 -
全球定位系統“歸零”,能招來新的“千年蟲”嗎? 可能會帶來什么影響?
“GPS接收機在沒有做GPS周數翻轉的預處理情況下,將導致接收機的輸出時間返回到大約19年前。這對于依賴GPS授時的任何系統和應用都可能會造成影響。”何智力認為,在民航...
2019-03-22 10:51:13 -
新一代廣電寬帶芯片組研發成功 實現600兆每秒的下行速率
該示范系統最近通過了標準牽頭單位廣電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的標準測試,測試結果顯示,系統主要指標可與國際巨頭的同類標準產品對標,實現600兆每秒的下行速率。
2019-03-22 10:47:29 -
“膠囊”機器人讓胃鏡檢查不再恐怖 實現無創無痛無麻醉的胃鏡檢查
據了解,通過嚴格的多中心臨床研究檢驗,這一系統已于2013年進入市場,成為全球首臺用于臨床的磁控膠囊胃鏡,實現無創無痛無麻醉的胃鏡檢查。通過這個系統,醫生可以利...
2019-03-21 10:58:48 -
5G時代醫院長成這樣子 借力黑科技告別“馬拉松”式看病
3月16日,3000公里外,海南的神經外科專家通過5G網絡實時傳送的高清視頻畫面,遠程操控手術器械,成功為身處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的一位患者完成了“腦起搏器”植入手術...
2019-03-21 10:53:31 -
12層樓高的水晶球逼幽靈粒子現身 世界最大的有機玻璃球
兩座核電站之間,700多米深的花崗巖下,正開掘一個巨大的空洞,容納一個12層樓高的“水晶球”。來自球中的一次次閃爍,將吐露中微子的身世秘密。
2019-03-20 14:51:34 -
5G尚未普及 6G呼嘯而來? 關鍵技術仍在摸索
”難道我們還沒有享受到5G部署的紅利,網速更快的6G已經呼嘯而來?6G到底是“小荷才露尖尖角”還是“妖嬈全在欲開時”?科技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芬蘭奧盧大學博士后、無線...
2019-03-20 10:27:54 -
湖南擬實現縣市區“科技專家服務團”全覆蓋 “團隊式、成建制”科技人才對口幫扶模式
為進一步加強科技特派員、三區人才服務農村、農業的能力,去年3月,湖南省著力探索“團隊式、成建制”科技人才對口幫扶模式,并在全國率先組建了“科技扶貧專家服務團”。
2019-03-20 10:16:04 -
折疊屏手機“爆發” 巨頭入場競逐先發優勢 折疊屏量產漸起發力
業界認為,從大屏幕到超大屏再到全面屏,不斷增大的智能手機已經陷入創新瓶頸,這也是造成全球智能手機銷量顯著萎縮的重要原因之一,折疊產品有望刺激社會消費心理,產...
2019-03-19 17:20:47 -
金融安全 無監督機器學習技術可以搞定 科技金融反欺詐創新利器
“無科技,不金融”。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科技金融模式不斷創新,但是欺詐手法也在不斷翻新,呈現出專業化、產業化、隱蔽化等特點。日前,世界科技開發者盛會Dev...
2019-03-19 16:39:47 -
寧夏推出“18條”賦予科研人員更大自主權 報項目管理部門備案
科研項目申報期間,以科研人員提出的技術路線為主進行論證;項目實施期間,科研人員可以在研究方向不變、不降低申報指標的前提下自主調整研究方案和技術路線,報項目管理...
2019-03-19 14:16:52 -
科技援非多點開花 一手抓科研一手抓人才
這是中—非聯合研究中心首次在非洲舉辦青年科技人員培訓班。來自肯尼亞、坦桑尼亞、埃塞俄比亞等10個國家的40余名學員參加了培訓。中國技術專家現場傳授雜交水稻技術與...
2019-03-19 14:13:45 -
自主可控方得網絡安全 需要不斷健全和完善
網絡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也是經濟安全、社會安全、民生安全的重要保障。網絡安全屬于非傳統安全,其內涵比傳統安全的內涵更加廣泛。國家網信辦公布的《網絡產品...
2019-03-19 13:53:07 -
時間“倒流”首次在量子計算機上實現 有望促進量子計算機的發展
他們使用的是一臺由電子“量子比特”(qubits)構成的量子計算機。量子比特是量子計算機的基本信息單位,由“1”“0”或這兩者的混合“疊加”來描述。
2019-03-18 14:01:36 -
我國建成首套應用于南極地區的新能源微網供電系統 并通過控制終端對整套系統進行智能控制
該套新能源微網供電系統針對南極泰山站極寒、大風、高海拔、低氣壓等特殊環境,采用定制化風機、光伏和儲能電池,并通過控制終端對整套系統進行智能控制。
2019-03-18 13:5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