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中國A股在岸指數 增加成分股58只剔除23只標的
11月11日,MSCI半年度評審結果公布。具體來看,MSCI全球標準指數新增141只個股,剔除135只個股。MSCI中國A股在岸指數增加成分股58只,剔除23只標的。以市值計算,新增前三大標的包括金龍魚、長城汽車、瀾起科技。此外,MSCI中國A股在岸小盤指數中新增293只個股,剔除22只個股。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中新增60只個股,剔除55只股票。這些調整結果將在今年11月30日收盤后生效。
對此,中信改革發展基金會研究員趙亞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次MSCI調整A股標的有助于引導外資增量配置,助力A股市場長期向好。之前的MSCI納入A股因子中,消費行業占比最大,其次是通信行業。從這次增加和剔除的成分股來看,依然重視消費行業,但也增加了信息科技和工業制造等行業的比重。原因是今年中國汽車業在全球崛起,以及中國在半導體特別是芯片業加大投入有關。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新增的個股還包括中微公司、康希諾、南微醫學、柏楚電子、石頭科技、晶晨股份、虹軟科技、瀾起科技、睿創微納等8家科創板公司。
據東方財富網頁顯示,截至11月11日收盤,北向資金近一年凈買入2422.69億元。趙亞赟認為,在MSCI和羅素富時指數增加中國股票占比的帶動下,今年外資流入規模或超3000億元。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方面,外資持續流入為A股市場增添了活力,同時,北向資金注重價值投資,其參與證券市場投資也引導了正確的投資理念,有利于證券市場健康穩定地發展。另一方面,外資的不斷流入是中國證券市場國際化的重要標志,伴隨著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國內的企業逐步得到了國際市場的關注和認可,越來越多的國外投資機構愿意將資金投向中國企業,參與中國企業的發展。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