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持倉占比創新高 績優基金規模激增 最牛規模暴增約30倍
上半年,醫藥板塊表現強勁,公募基金配置醫藥行業的力度不斷加大。基金二季報顯示,公募配置醫藥行業持倉比例達到23%,創下歷史新高;上半年業績“霸榜”的醫藥主題基金也大幅吸金,產品規模激增。
醫藥行業配置比例23%
國盛證券研報顯示,二季度,公募基金對醫藥生物、電子、休閑服務等行業加倉比例較大,持有醫藥、電子行業的倉位均創下歷史新高,其中醫藥持倉比例達到23%,是歷史上除銀行(2009年基金持倉30%以上)之外單個行業占比的最高值。
根據北京一位績優基金經理測算,截至二季度末,在申萬一級行業中,公募基金配置醫藥生物板塊的比例已經超過20%,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而從歷史數據看,2013年以來的多數年份,公募投資醫藥生物板塊市值在股票投資市值占比中多在9%~16%區間。
針對公募基金整體超配醫藥股的現象,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疫情之下,醫藥板塊的防御屬性、行業景氣度和業績確定性提升,吸引公募“抱團”持有醫藥股。
創金合信醫療保健行業基金經理皮勁松表示,公募超配醫藥股主要還是由于疫情之下各行業都受到較大影響,醫藥行業,尤其是疫苗、醫藥外包、醫療器械等細分板塊的業績比較優勢突出。
金鷹基金權益投資部基金經理韓廣哲認為,公募基金積極配置醫藥板塊主要基于兩個維度的考慮,一是疫情催化部分細分行業景氣度提升,二是績優公司中長期業績成長具有確定性。
機構資金“抱團”持倉醫藥股,帶來了明顯的賺錢效應,醫藥股的估值也升至歷史高位。
中信建投基金經理謝瑋認為,醫藥板塊的高景氣度是由人口結構決定的。隨著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就醫用藥需求將剛性化長期化,這也就意味著醫藥板塊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將保持較為穩健的增長,部分細分行業龍頭公司則可能迎來業績高速增長期,而高估值也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了這種高增長預期。
寶盈醫療健康滬港深基金經理郝淼認為,當前醫藥板塊整體估值和機構持倉都處在高位,但在全球疫情仍在蔓延的背景下,盈利穩定的醫藥股仍然是稀缺資源,當前階段持續看好。
績優基金規模激增
最牛規模暴增約30倍
在醫藥板塊行情帶動下,醫藥類基金引領業績排行榜。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報,上半年漲幅在20%以上的1248只主動權益基金(份額合并計算)規模平均增長44.41%;收益率超50%的100只基金規模猛增1.5倍;上半年收益率超過60%、70%的基金平均規模增幅分別達到2.32倍、3.97倍。市值增長疊加投資者申購,賺錢較多的基金也展現了更強大的吸金效應。其中,上半年以83.17%業績奪得半程冠軍的創金合信醫療保健行業基金,規模從0.63億元增至19.27億元,激增近30倍;融通健康產業、寶盈醫療健康等上半年業績增長超70%的基金,規模增長都超過了10倍。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業績與規模短期看因果關聯不大,但從中長期看,業績優秀和投資邏輯可驗證的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會得到市場追捧,基金規模也會持續增長。
皮勁松表示,今年醫藥基金凈買入較多,主要還是醫藥基金漲幅大,賺錢效應明顯。從部分醫藥公司中報預告看,二季度業務在恢復,行業整體抗壓能力強。中長期看,在政策引導下,醫藥投資機會依然很多,對醫藥基金的發展前景持樂觀預期。
韓廣哲認為,基金公司在醫藥行業研究與投資上具有專業優勢,績優醫藥基金受到包括保險機構在內的各類型投資者的關注,規模有所增加。而從行業市值看,按照中信證券行業分類,A股醫藥行業公司總市值約超7萬億元、流通市值超過5萬億元,流通市值僅少于銀行業。“醫藥行業能夠吸引并容納看好醫藥的各類型資金。近年來醫藥細分行業出現了不少持續成長的優秀公司,相信醫藥基金能夠選出優秀的上市公司,中長期給投資者帶來很好的收益。”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