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停車痛點緩解停車難 北京新增萬余個有償錯時共享停車位
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會官方獲悉,2020年北京市持續推進支路以下道路停車改革,開展有償錯時共享停車,引導車輛“停車入位、停車付費、違停受罰”,在部分街道開展停車設施登記試點,摸清停車資源底數,分析停車痛點,緩解居民停車難,截至10月底,北京市城六區和通州區共協調新增萬余個有償錯時共享停車位。
《北京市機動車停車條例》自2018年5月1日實施以來,北京市交通委會同相關委辦局和各區政府,開展停車綜合治理。2019年完成了支路以上道路停車改革,552條道路、6萬余個車位實施電子收費,道路停車秩序明顯改善,基本解決了道路停車黑收費、亂收費的問題。2020年,在推動道路停車改革向縱深發展的同時,市、區、街道各級停車管理部門積極挖潛和盤活可利用的停車資源,緩解居住停車難問題。
《停車條例》提到,北京市行政區域內公共建筑的停車設施在具備安全、管理條件的情況下應對外開放,并實行有償使用。2020年市政府民生實事提出,要開展有償錯時共享停車,緩解居住停車難。市交通委制定了《關于推進本市停車設施有償錯時共享的指導意見》,明確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企業經營、個人參與推動共享停車,盤活既有停車資源,提高停車設施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緩解區域停車供需矛盾。為推進這項工作,各區、各街道通過停車調查摸清資源底數,推進有償錯時共享停車,在轄區內調配停車資源,千方百計緩解居住停車難問題。截至10月底,城六區和通州區共協調有償錯時共享停車位萬余個。朝陽區八里莊街道發現寫字樓地下停車場夜間空閑率較高,相鄰小區車位供給嚴重不足,經過政府協調,實現了寫字樓與居民的錯時共享;密云區協調機關單位向居民開放錯時共享停車,已有近百戶居民的車輛停放在區人民政府、區大劇院、區圖書館停車場等單位,實現了機關大院與居民的錯時共享;豐臺區在企業開發的手機APP和信息平臺上,發布錯時共享信息,錯時共享供需撮合變得更加便捷有效。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