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大針葉樹樹葉為食 蜥腳類恐龍進化出長脖子
新出土的恐龍化石及附近植物化石顯示,為覓得長在樹梢的食物,蜥腳類恐龍進化出長脖子。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1月17日報道,古生物學家分析阿根廷巴塔哥尼亞出土的蜥腳類恐龍頭骨及其附近巖層中的植物化石得出上述結論。研究論文刊載于最新一期英國雜志《皇家學會生物學分會學報》。
通過這些化石,研究人員得以了解這頭蜥腳類恐龍生活時期的氣候和生態系統,進而推斷1.8億年前的氣候變化或導致蜥腳類恐龍進化出纖長脖子和巨型身軀。
他們說,當時南半球大量火山爆發,向大氣釋放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地面巖漿橫流,多種陸地植物滅絕。一種高大的針葉樹卻存活下來。這種植物的針狀樹葉富含營養,但長在高處,不易夠到,而且質地堅硬。這種變化意味著,多種蜥腳類恐龍滅絕,只有體型巨大、脖子纖長的一支存活下來。
巴塔哥尼亞新出土的化石即屬于這種恐龍。研究人員已命名這種恐龍為“巴瓜爾黎明”(Bagualia alba)。“巴瓜爾”源自具體出土位置阿根廷巴瓜爾峽谷,“黎明”表示這種恐龍生活的年代很早。他們推測,它身長40米,體重10噸。化石顯示,它下頜強壯,牙齒的粗度是那些已滅絕植食性恐龍的7倍。阿根廷埃希迪奧·費魯利奧古生物博物館主要研究人員迭戈·波爾說,這種生理構造使它們能以針葉樹堅硬似皮革的樹葉為食。
在“巴瓜爾黎明”之后,體型龐大、脖子長的其他蜥腳類恐龍在地球上延續了1億年。(據新華社 袁原)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