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財務造假行為的康美藥業獲百億救助 是誰在推波助瀾?
康美藥業方面表示,康美藥業今日與13家大型銀行簽署100億元3年期銀團貸款協議。據悉,參加本次銀團貸款的銀行包括大型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13家大型銀行。相關政府部門和監管部門均出席簽約儀式。
康美藥業昨日公告顯示,公司為有效獲得流動資金貸款支持,降低公司財務費用,延長貸款期限,公司擬與公司存量貸款的銀行成員(銀行成員組成銀團,以下簡稱“銀團”)簽訂《康美藥業存量貸款銀團合同》(以下簡稱“《銀團合同》”)。
貸款金額為100億元左右,貸款期限為三年,用以償還借款人在各銀團成員行的存量流動資金貸款。其中,貸款利率為4.275%,每年固定付息兩次。貸款中,康美實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馬興田、許冬瑾向銀團提供最高額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有市場人士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康美藥業貸款利率之低讓人吃驚。此前上市公司公告顯示,康美藥業的銀行貸款利率在6%至8%之間。
康美藥業在今年6月5日回復上交所的問詢函中表示,包括銀行貸款、短期融資券、公司債券、中期票據等項的融資總成本在五年間從4.92億元(2014年)增長至18.59億元(2018年)。這些融資的主要用途為償還公司各類借款、補充流動資金、以及補充公司及其下屬公司生產經營活動所需營運資金等。該市場人士表示,通過康美藥業近期年報披露的融資費用與融資成本計算可得,康美藥業的融資成本率在6%左右,而這次的百億貸款利率卻是4.275%,可以說是間接提高了公司利潤。
同樣在今年6月康美藥業回復上交所的問詢函中,公司表示,目前債務結構中短期債務占比為48.75%,出現“短債長投”的現象,造成公司短期流動性壓力較大。截止2019年一季度末,公司貨幣資金余額10.48億元,公司短期流動性緊張,一年內(截至2019年12月31日)到期的債務183.27億元,其中銀行貸款115.77億元,債務融資工具67.5億元(已按期兌付60億元)。
在康美藥業最新披露的2019年三季報顯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康美藥業的短期借款金額為158.52億元,同期貨幣資金卻只有4.83億元。此外,wind數據顯示,雖然康美藥業明年沒有存續應付債券到期,但15康美債、18康美01將相繼在2020年1月27日與2020年7月20日到下一行權日,若投資者選擇回售,總計39億的公司債,康美藥業是否有能力償還?對此,有康美藥業內部人員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正常安排,畢竟這一年我們都如期兌付。”
“康美藥業有預謀、有組織,長期、系統實施財務造假行為,惡意欺騙投資者,影響極為惡劣,后果特別嚴重。”證監會在通報康美藥業財務造假情況時措辭不可謂不嚴厲,在《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中,證監會認定康美藥業虛增營收近300億元、虛增貨幣資金887億元。
2019年8月,康美藥業發布公告表示,中誠信證評決定將公司的主體信用等級由A下調至BBB,將“15康美債”、“18康美01”和“18康美04”的債項信用等級由A下調至BBB,并將公司主體及上述債項信用等級列入可能降級的信用評級觀察名單。
財務造假、評級下調,如今,康美藥業卻仍能向銀團以低利率貸款100億,有投資者對康美藥業是否具有貸款資格發出質疑。上述市場人士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康美藥業此次的百億貸款不屬新增貸款,而是將存量貸款由短期變成長期,而且公司信用等級降級跟銀行發債直接相關,但貸款更多的與銀行內部評級相關。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